清明节,老传统:“1祭2节3踏”,看看清明有什么讲究?
2025-09-15 13:21:36
已有多人被骗上万!揭秘支付平台新诈骗套路:百万保障成诈骗陷阱
若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近期,微信和支付宝用户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和消息,声称“百万保障”免费期已结束,需立即关闭,否则将每月自动扣费。这背后是一系列以假充真的诈骗行为,多名用户深陷其中,损失惨重。让我们一起揭秘这场社会骗局,学会如何防范,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1. 诈骗手法: 骗子冒充微信和支付宝工作人员,以“百万保障”到期为由,散布恐慌氛围,引导用户下载虚假APP,通过屏幕共享窃取用户银行信息,实施转账诈骗。
2. 典型案例:
王某被骗6.85万元: 海口市民王某在恐慌中被骗,下载了虚假APP,被骗走6.85万元。 凌女士被骗26.88万元: 琼海市凌女士在误信“百万保障到期”后,下载了“云视听”APP,被骗走26.88万元。 黄女士被骗2万元: 金江镇的黄女士在接到陌生电话后,下载了虚假APP,被骗取2万元。 王女士被骗21万元余: 老城镇的王女士在被告知“百万保障”到期后,下载虚假APP,被骗取21万元余。 李某被骗70万元余: 三亚市民李某在接到陌生来电后,下载了“云通话”APP,被骗走70万元余。 张某被骗15万元余: 三亚市民张某在接到陌生电话后,下载了“webex”APP,被骗取15万元余。
这些案例不仅涉及经济损失,更侵犯了个人隐私。
1. 诈骗套路深,警惕为上: 这一新型骗局巧妙伪装,冒充支付平台工作人员,敦促用户下载APP。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随意下载陌生应用。
2. 免费保障永不过期: 微信和支付宝的“百万保障”是免费的,并不会“到期”或“过期”,更不会要求用户“缴费续保”。用户要学会甄别虚假信息,保持对支付平台的基本了解。
3. 保留证据报案: 一旦发现诈骗,切勿慌乱,应第一时间保留所有证据,包括短信、截图等,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
1. 社交媒体力量: 作为社交媒体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一新型骗局的信息传递给更多人,引起大家的警觉,防范潜在风险。
2. 严打犯罪分子: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与执法机关合作,共同严打这些犯罪分子。只有让他们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遏制类似犯罪的蔓延。
3. 加强防骗教育: 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传播防骗知识,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降低成为诈骗的概率。防范诈骗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社会共同责任。
1. 提升网络素质: 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提升人们的网络素质,教育大众如何辨别真伪信息,远离网络陷阱。
2. 平台安全升级: 支付平台需要加强安全措施,提升用户的账户安全性,有效遏制各类诈骗行为。
3. 多方合作: 政府、企业、媒体和普通用户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构建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
这场新型骗局牵扯广泛,你是否曾收到类似的诈骗电话或消息?如果有,你是如何应对的?快来分享你的防骗经验,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留言区等待你的互动。
#妙生花创作挑战##警惕百万保障新骗局##提高警惕防诈骗#
来源:山东网警
探索无限可能,只需一步,点击关注,与我一同发现全新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所描述的事件经过及相关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本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绝不含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内容。如因涉及版权或个人隐私等问题,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事件的描绘如存疑,一经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或作出必要修改。本文仅供信息传递及社会讨论之用,一切解读请以事实为准。
2025-09-15 13:21:36
2025-09-15 13:19:20
2025-09-15 13:17:05
2025-09-15 13:14:49
2025-09-15 13:12:33
2025-09-15 13:10:18
2025-09-15 13:08:02
2025-09-15 13:05:46
2025-09-14 15:27:56
2025-09-14 15:25:40
2025-09-14 15:23:24
2025-09-14 15:21:09
2025-09-14 15:18:53
2025-09-14 15:16:38
2025-09-14 15:14:22
2025-09-14 15:12:06
2025-09-14 15:09:50
2025-09-14 15:07:34
2025-09-13 18:13:50
2025-09-13 18: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