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外交是什么意思_人质外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外交策略
2025-10-09 22:53:47
陈执中当上宰相后,表现中规中矩,还真找不出什么问题
陈执中当上宰相后,表现中规中矩,还真找不出什么问题
陈执中,字昭誉,虔州石城(今江西石城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北宋名相陈恕之子。
幼以父荫,选为秘书正字,累迁卫尉寺丞,出知梧州。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同知枢密院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召拜参知政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公元1049)出知陈州。皇祐五年(1053年),入朝为相。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事。逾年,辞去节度使,以司徒致仕。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卒,时年七十。
陈执中当上宰相后,表现中规中矩,还真找不出什么问题。据《青箱杂记》记载,陈执中为相后,他有一个女婿求官,陈执中看也不看这位女婿,板着面孔说:“你真把咱家当官帽批发市场了,官职是国家的,不是咱们家卧室里的箱柜盒中之物,你有什么资格得到?”其女婿碰灰而归。谏官屡次进言说,陈执中不学无术,非宰相之器,建议宋仁宗拿下。宋仁宗却认为,陈执中忠心耿耿,人臣事主,以不欺为先。
谏官们为何不喜欢陈执中?缘于陈执中没有功名,他不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而是靠名相父亲陈恕荫佑走上官场的,这是陈执中心中的隐痛,也成为了别人攻击他的口实,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偏远小吏,竟然能够身居高位,更是科举制度下的一大笑料。
在官场上,陈执中没有能够授人以柄的致命伤,可是在传统的士大夫眼中,陈执中却因后院起火,成为谏官集中攻击的靶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陈执中驭下不严,老婆孩子不争气,生生把个名臣弄成了个窝囊废。此老婆还不是原配夫人,而是小老婆,侍妾,由于原配夫人不生育,小老婆张氏为执中诞育唯一一子,因此张氏母以子贵,飞扬跋扈,陈执中对此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祸事来了。
小老婆张氏随着身份地位脾气暴涨,凶悍异常,对手下的婢女动辄皮鞭伺候,非常歹毒,女人为何要折磨女人呢?是担心有人步她后尘,新欢夺旧爱,因此家暴频频。这天,张氏盛怒之下,居然将使唤丫环银儿用鞭刑折磨致死了,没过多久,又一婢女海棠因触怒张氏,被拷打得遍体鳞伤,因不堪凌辱,海棠自缢而死,短短数天,陈府中相继出了两条人命。
事情传开后,开封府尹蔡襄下令严加查勘,台谏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往禁中,此时,陈执中圣眷尚隆,宋仁宗让官员齐廓,详加询问事情原由,齐廓知事不可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陈执中赔银子了事。此时,监察官员中最大的官儿御史中丞孙忭不干了,一定要向陈执中讨个说法,为草菅人命负责。大臣欧阳修,王钦若都纷纷上书,要求宋仁宗罢免陈执中,御史范镇给出的理由切中要害,“陛下呀,你知道天下为什么大旱吗?是因为陈执中当宰相不得人心,天怨人怒,总得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吧?”结果宋仁宗一看保不住了,让陈执中先暂时凉快去了。
陈执中贬谪亳州后,没过多久,仁宗皇帝又想起了陈执中的好,复为尚书左仆射,徙河南,徙曹州,陈执中皆不赴,以足疾请辞,大概陈执中已经深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的道理了。陈执中先后两次执相长达八年,士无幸进,人莫敢干以私,可惜,最后却因身边最亲近的人给他下了绊脚。也连累得他死后,台谏们仍然不肯放过,请谥其为“荣灵”,这是个恶谥,还好,宋仁宗厚道,亲赐其为“恭襄”,并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陈执中死后,他家里先前后院起火的事件还在发酵,令这位名臣死后还含垢蒙耻,跌份不止。陈执中死后,小老婆张氏做了尼姑,大概也知罪孽深重,青灯黄卷修行弥补,张氏所生儿子名叫陈世儒,长大后,迎母以归,可惜张氏与儿媳妇李氏不合,这真是前世修来的因果报应。世儒以国子监补授太湖县令,这小子可能锦衣玉食惯了,对于外放为官很不满意,天天嚷着要回京,可是又回不去,结果与其妻李氏想了一着丧尽天良的毒计,谋害亲母,以丁忧回京。
李氏带着诸婢,先是用毒药毒杀婆婆张氏,不曾想张氏命大,没毒死。李氏见婆婆抗毒功能强大,不由恶向胆边生,是日,夜里干脆用铁钉钉进张氏脑骨之中,张氏最终死于非命,这真是天道循环。禽兽不如的陈世儒,第二天就上奏朝廷以丁忧北归,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后因其婢争宠,而将此事告官,陈世儒与李氏并其婢数十人皆被处死。
据传,宋神宗曾经大发慈悲,刀下留人,想放过陈世儒,给陈执中留下一祭祀之人,可惜,时任大理寺卿的蔡襄却说:“五刑之中,罪莫大于不孝,其可赦乎?”陈世儒以极刑处斩。据《挥麈录》记载,蔡襄之父蔡黄裳,曾经为陈执中手下官员,年已七十而贪恋官位。陈执中说,老同志当有自知之明,你如果不打辞职报告,我就上书朝廷辞退你。老蔡不得已,灰溜溜辞职了。结果,蔡家自此陷入一穷二白境地,老蔡临死前告诫蔡襄,”儿啊,记住是谁让我们落入如此境地的,此仇不报,你别姓蔡了。”蔡襄一直记得父亲的临终遗言,与陈执中一家就这么干上了,先前就力主办了陈执中,可惜因宋仁宗回护,这回报应落在儿子身上了。
陈执中身前身后事,都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虽然并非出身正道,因父荫入仕,幸为宰辅,但这个名臣显然不靠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里的那点破事都摆不平,齐不了家,何谈治国?更遑论平天下?
(本篇完)
2025-10-09 22:53:47
2025-10-09 22:51:30
2025-10-09 22:49:13
2025-10-09 22:46:56
2025-10-09 22:44:40
2025-10-09 01:57:13
2025-10-09 01:54:57
2025-10-09 01:52:40
2025-10-09 01:50:23
2025-10-09 01:48:06
2025-10-09 01:45:49
2025-10-09 01:43:32
2025-10-09 01:41:16
2025-10-09 01:38:59
2025-10-09 01:36:43
2025-10-08 08:36:46
2025-10-08 08:34:30
2025-10-08 17:25:44
2025-10-07 16:48:36
2025-10-07 16: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