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换新鞋,这 10 双“小众跑鞋”绝不能错过
2025-08-08 08:03:04
伍连德:百年前拯救东北于鼠疫之中的抗疫英雄,中国口罩的发明者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令全世界都陷入恐慌。中国作为疫情最初爆发的国家,由钟南山院士领导的专家团队,与全国人民一同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蔓延。在这次抗疫的过程中,有人将钟南山院士称为当代伍连德。那么,伍连德是谁?本期视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一百多年前拯救中国于瘟疫之中的抗疫英雄,同时他也是首个华人医学博士,诺贝尔奖华人首位候选者,协和医院的创始人。
1910年,一次大规模的恐怖瘟疫在东北爆发,无情地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这次瘟疫的危险程度丝毫不弱于十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黑死病”。
东北地区在当时还有复杂完整的铁路布局和公路,发达的交通使得瘟疫如同开闸的洪水,快速蔓延。据后来的官方记录,哈尔滨、长春以及呼兰这三座城市因为疫情死亡了五千人以上,死亡四千余人的也有两座城市,死亡三千余人的一座城市,十余处死亡两千人以下的城市......和天灾人祸结伴而行的还有风雨飘摇的家国安危.
在清朝末年,俄国和日本都把东北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时刻计划着全面侵略,他们作为要挟的便是东北地区居住着的大量外国人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日本政府,借由鼠疫疯狂针对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妄图主导疫情管理并借机控制东北政治。
最为诡异的是,这次鼠疫和十四世纪席卷欧洲的鼠疫有着巨大不同,欧洲的鼠疫主要是因为跳蚤咬了有鼠疫的老鼠又咬了人而快速传播,因此解决方式也是直截了当,灭鼠和杀虫。欧洲的“黑死病”类型为腺鼠疫,而在东北出现的鼠疫却并没有在老鼠身上发现相关病毒,只是通过人与人进行传播……因为这些特征,伍连德将其首次命名为肺鼠疫。
介绍到这里,我们的男主角伍连德终于登场,那么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接过东北疫情这个烫手的山芋?又是什么心态让他坚持抗疫?更重要的是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成功地拿下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一八七九年三月十日,伍连德出生于如今属于马来西亚北部的城市——槟城,他的父亲伍祺学年幼时就从广州下南洋打拼,在槟城生下五儿六女,伍连德在全家排行老四。伍连德家里并不是大富大贵,但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英国开办的大英义塾,还在一八九六年获得了全南洋唯一一名英国皇家奖学金,在看好他前途的史密斯爵士的支持下,伍连德到英国求学。
槟城
一路上,伍连德的辫子都被同行人嘲笑,在船只抵达直布罗陀时,他花了五个先令剪去辫子,正式和过去分割,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一八九九年,用功的伍连德从剑桥大学伊曼努尔学院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医生执照。
取得医生身份后,伍连德便长期在各个研究所进行研究,比如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等。一九零五年,伍连德在伦敦正式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到槟城的伍连德开始着手于研究南洋地区的流行病,他到吉隆坡医学研究院研究当时同样恐怖的疟疾和脚气病,同时倡议剪掉辫子,推进男女平等,他不光从英国带回来医疗知识,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
这时的伍连德万事顺意,风头无两,二十五岁的他不但开起了私人医院,还迎娶了自己的妻子。但在混乱的时代,正义的伍连德反而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九零六年,担任槟城禁言社主席的伍连德由于破坏了靠毒品发家的富商的利益,被冤枉私人诊所中藏有毒品,而所谓的毒品,不过是一盎司的鸦片酊剂罢了。
含冤的伍连德向法院上诉却被驳回,就在伍连德消沉之际,他分别收到了来自伦敦和天津的两封邀请信,伦敦的信是由伦敦禁烟组委会寄出的,这次会议重点谴责了英国政府对亚洲的殖民以及贩卖行为,伍连德也作为会议代表出席强烈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不满。而天津的信则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他邀请伍连德回国做研究。
他收到信以后经过短暂的思考,立刻决定将妻儿安置在上海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往天津陆军军医学堂上任。
然而,上任之后的伍连德发现,培养中国医者的医学堂内却全部都是日本老师,也就是说尖端的医疗技术只有日本人能够掌握,而传授给中国军队的仅仅是一些看护包扎的技术。有过英国留学经历的伍连德将这些事实看在眼里,于是他决心改革,用中文传授给中国医生最先进的医疗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伍连德的中文水平也不够好,需要学习中文,彼时的他在学习之中还将自己的英文名Gnoh-lean Tuck改为了当时拼音中文的Wu-lien Teh。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袁世凯在后期的争斗中失势,伍连德依然得到重用,并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这些人才,也将在未来的巨大灾难面前,承担难以想象的重任。
当东北的鼠疫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散时,具备高超医术,对传染病研究颇深的伍连德得到了著名外交家施肇基的推荐,而伍连德也没有半分犹豫火速赶往哈尔滨。
施肇基
到达哈尔滨后,处于封建习俗的限制,伍连德首先对一名日本女子进行尸检并展开研究,当鼠疫细菌在显微镜下蠕动时,伍连德当即通知了各地方官员,这些人几乎都是第一次看到显微镜,深深地被科学所震撼。从此,伍连德的抗疫指挥地位正式确立,当俄国官员看到了鼠疫病菌样本之后,也允许伍连德进行治疗并参与制定政策。
但在当时也有一名法国医生梅斯尼同样在东北对鼠疫进行研究,梅斯尼对鼠疫的判断与伍连德不同,梅斯尼一直坚持认为老鼠才是真正的感染源,灭鼠才是防疫关键,由于梅斯尼顶着一张洋人的脸,所以在当时被更多人相信。
然而一九一一年一月五日梅斯尼去俄方医院看望病人时,他只做了针对老鼠的防护措施却没有戴口罩,三天之后他便出现了病症,一月十一日梅斯尼便死于鼠疫,这一天,他刚刚来到哈尔滨仅仅九天。梅斯尼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伍连德观点的正确。
终于,经过多方努力,获得各方政府批准的伍连德在山海关创立了检疫诊所,并要求军队参与疫情的防控,特别铁路和流动人群,对可疑病人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应该说每一个策略都是十分正确的决定,但瘟疫感染的速度依然难以控制,哈尔滨傅家甸就堆积着成百上千具尸体,伍连德知道这件事后,冒天下之大忌决定焚烧尸体摧毁感染源,好在当时的清政府和地方乡绅也都愿意配合。
一九一一年一月三十日,一场为了消灭疾病而燃起的大火,在后来被评价为此次东北抗疫的转折点。同时他以两片纱布夹一块吸水药棉的方式从源头阻隔病菌,这也就是口罩的雏形。经过伍连德和他的医疗战友们几个月的非凡努力,一九一一年四月东北鼠疫得到全面控制,在随即召开的全球鼠疫研究大会上,伍连德也是作为大会主持在十二个国家代表面前分享经验。
此后的伍连德也一直致力于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他号召全国上下医者加强团结,共同进步,他自己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医学,在当时他发现西方世界对中国医疗水平知之甚少,甚至当巫术对待,于是他与王吉民共同合作十余年,以英文编写了《中国医学史》这部开天辟地的著作。
同时,伍连德也大力支持建造医院,中央医院(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落成开诊,成为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兴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伍连德担任了医院的首任院长,而着一座医院正是伍连德多方奔走筹款得来的。
伍连德作为一名中国医生,身上的光环数不胜数,今天,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世界各个国家采取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有放任不管寄托于群体免疫的,有畅饮恒河水疯狂聚会养蛊的,也有富人治病穷人病死的。而我国的医疗工作者再一次像伍连德先生一样,用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爱国热血和疫情作斗争,保护百姓,一往无前,英雄用他们的事迹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2025-08-08 08:03:04
2025-08-08 08:00:49
2025-08-07 20:47:01
2025-08-07 20:44:45
2025-08-07 20:42:29
2025-08-07 20:40:14
2025-08-07 20:37:58
2025-08-07 20:35:42
2025-08-07 20:33:27
2025-08-07 20:31:10
2025-08-07 20:28:54
2025-08-07 20:26:37
2025-08-07 06:30:27
2025-08-07 06:28:11
2025-08-07 06:25:56
2025-08-07 06:23:40
2025-08-07 06:21:24
2025-08-07 06:19:08
2025-08-07 06:16:53
2025-08-07 06: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