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彤:26岁进央视做女主持,42岁为普通丈夫生儿子,获得一生幸福
2025-07-26 13:34:05
苦命天子——咸丰帝
咸丰帝
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在位11年,享年31岁。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人称苦命天子。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心力交瘁
咸丰在位期间,洪秀全等人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大规模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反清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一起,咸丰帝立刻调兵遣将,抓紧进剿,企图将太平军扼杀在初期。但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的带领下,摆脱了清军的围追堵截,出广西,入湖南,进湖北,连克湖北重镇汉阳、汉口、武昌。不久,又顺江而下,于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占领了南京。太平军占领南京以后,改南京为天京,建立政权,颁布新的政策及纲领。这给了清朝统治者极大的震撼,一个新政权直接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
咸丰帝为对抗太平天国,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办团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善于察言观色,辨识部下的品质、才能。其日记记载有他对一些人的印象,如:朴实;眼圆而动;语次作呕;明白安详,拙直,长工之才等,通这这种方法,曾国藩识别提拔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这为以后湘军成功镇压太平天国奠定了基础。
湘军出师德州之后,先败后胜太平军西征部队,接着攻占岳州,从此太平军退出湖南。接着曾国藩出主力与太平军争夺湖北、江西,取得胜利后,曾国藩指挥湘军分三路向长江下游展开进攻。最终于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8月)攻陷天京,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了下去。
第二次鸦片战争,雪上加霜
咸丰六年(1859)九月下旬,就在农民起如火如荼、咸丰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心力交瘁的时候,英法联军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尝到了甜头,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急需向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可以修约的规定,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得到法、美的支持。但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修约要求!英国不死心,决定制造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
有了无赖一般的野心,找借口是很容易的。
1856年,英国终于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走私鸦片的中国船。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盗和10涉嫌船员。水师以为逮捕英国驻方州领事巴夏礼等人,夷人必乱,却不知道这是违背国际惯例的,只会导致严重后果。
巴夏礼借端生事,说该船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放人并且道歉。后来两广总督叶名琛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同意交还人犯。但巴夏礼拒绝接受。
10月23日,英国军舰悍然开进内河,挑起战争,叶名琛不作任何准备,反而下令不准放炮还击,致使英军长驱直入。不仅如此,英国还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对华。
法国政府正借口“马神莆事件”同中国交涉,进行敲诈勒索,断然接受英国政府的建议,共同对华发动战争。
清政府指望美、俄调停。这就是笑话了。清政府既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又没有同侵略军作战的决心。
用现时的一句来话: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有了清政府这样的态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华大地落地而生。
《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在位11年,蝗灾7载
除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让咸丰帝备感力不从心的还有频繁的自然灾害。其中最为严重、最让人害怕、破坏性最大的是,蝗灾。蝗虫过境,片甲不留。
咸丰帝在位11年,竟有7年遭遇蝗灾。
漫天的蝗虫遮住了太阳,像块乌云,由远而近,渐渐笼罩小半个天空,太阳漏出惨淡的黄色。天色越来越暗,天空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蝗虫,老弱妇幼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蝗虫越飞越低,向庄稼地、草地、森林发起进攻,眨眼间,留下了满地的荒芜和空寂。
10余年的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损坏了咸丰的身体,加上他本来体弱,经常痛泻呕血,于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二日,病逝,终年31岁。
2025-07-26 13:34:05
2025-07-26 13:31:49
2025-07-25 21:41:26
2025-07-25 21:39:11
2025-07-25 21:36:55
2025-07-25 21:34:39
2025-07-25 21:32:23
2025-07-25 21:30:08
2025-07-25 21:27:52
2025-07-25 21:25:36
2025-07-25 21:23:20
2025-07-25 21:21:05
2025-07-24 23:55:13
2025-07-24 23:52:58
2025-07-24 23:50:42
2025-07-24 23:48:26
2025-07-24 23:46:11
2025-07-24 23:43:55
2025-07-24 23:41:39
2025-07-24 23: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