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丝汤面的家常做法 面条加一物营养能翻倍
2025-07-25 21:27:52
单兵歼敌2个连!老枪“水连珠”锻造中国狙击王
=====【小兵聊军事】第6期=====
“水连珠”是苏俄莫辛-纳甘步枪在中国的外号。该枪由沙俄陆军上校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纳甘共同研制,1891年列装沙俄军队,后经数次改进,成为一种世界知名的经典步枪。
因莫辛-纳甘步枪子弹采用无烟火药,射击时烟雾少,而且枪声清脆,特别是供弹、发射动作干脆利落,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水连珠”由此得名。
早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该枪就随沙俄军队进入中国,此后的日俄战争及十月革命期间,又有不少“水连珠”流入中国民间,而其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军队却是在北伐战争时期。
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政策后,苏联大力支持广州国民政府,为北伐军提供了大量军火,其中就包括“水连珠” 步枪。
1924年10月,苏联“沃洛夫斯基”号轮船抵达广州,送来 8000支“水连珠”,每支配弹500发,用于武装黄埔学生军。此后到1927年,苏联先后援助国民政府包括“水连珠”在内的4万多支步枪及3600万发子弹。
可以想见,装备有“水连珠”的北伐军面对手持“老套筒”的北洋军阀部队,装备优势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冯玉祥的国民军也从苏联获得相当数量的“水连珠”步枪。可以说“水连珠”对北伐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为北伐军进入汉口。
“水连珠”第二次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这时的中国抗战局面十分严峻——德国的军火渠道在日本压力下被截断,奉行绥靖政策的美英也不愿支援中国,中国只能求助于苏联。图为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宣传海报,图中红军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
苏联出于牵制日本的考虑,对中方要求予以积极回应。从1937年至1941年,包括5万支“水连珠”在内的大批军火运抵中国,中国最早的机械化部队第200师就是苏式装备(如图所示)。这批武器对于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及入缅远征的贡献很大。当时新疆的盛世才部队也获得了不少“水连珠”。
十余年后,“水连珠”第三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军队。志愿军大量装备包括“水连珠”在内的苏式武器,首次实现了全军装备的制式统一。
世界战争史上还有一个惊人巧合——苏联、芬兰和中国的头号狙击手所用步枪都是“水连珠”。
以志愿军头号狙击王牌张桃芳(1931-2007)为例,他使用1杆没有瞄准具的莫辛-纳甘M1944式步枪,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水连珠”性能之优异可见一斑。
莫辛-纳甘步枪在各国军队中都广受欢迎,图为来自中亚地区的苏军士兵亲吻“水连珠”。
图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军狙击手使用莫辛-纳甘步枪步枪。
图为越战期间,美军士兵炫耀缴获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直到今天,很多国家的军队仍保留了这种老式步枪,图为阿富汗仪仗队装备的莫辛-纳甘步枪。
从1891年列装至今,莫辛-纳甘步枪历经120多年战火洗礼却经久不衰,不愧一代名枪。
2025-07-25 21:27:52
2025-07-25 21:25:36
2025-07-25 21:23:20
2025-07-25 21:21:05
2025-07-24 23:55:13
2025-07-24 23:52:58
2025-07-24 23:50:42
2025-07-24 23:48:26
2025-07-24 23:46:11
2025-07-24 23:43:55
2025-07-24 23:41:39
2025-07-24 23:39:23
2025-07-24 23:37:07
2025-07-24 23:34:51
2025-07-24 08:43:53
2025-07-24 08:41:38
2025-07-24 08:39:22
2025-07-24 08:37:06
2025-07-24 08:34:51
2025-07-24 0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