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简介
2025-07-05 14:54:21
别误解了“古刑具展”的本意
作者:姬玉
昨天,一则“江苏淮安的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古代刑具展”的消息引发争议,该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近两百种刑具,“老虎凳”“剥皮”“乳夹”……一张张刑具模型的照片看得人们触目惊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出刑具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安府署”,这个展厅从去年开始对外开放。(10月29日新华网)
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一具具麻木的身体,耳畔似乎能响起一声声哀嚎,一句句求饶,这“古代刑具展”的确不堪入目,令人冷汗直流。而展地又恰好位于廉政教育基地,借此来吓退腐败官员的说法一时间散布开来,但事无巨细,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大脑再“指挥手口”,以防误读了本意,传播了偏言。
首先,不过是次展出,何必与廉政“攀关系”。负责人介绍说,“淮安府署”建于明朝,沿用到清朝末年,一直是淮安府的府署,网上发布的古代刑具展的图片,只是府署展里一个小小组成部分;而且,这个军捕厅署是从去年开始布展,中国古代刑具展常年如此,绝不是临时为了廉政教育而办。
其次,刑罚展现的是古法,遥相呼应是如今的“依法治国”。古人也讲“法”,只是这“法”是规则,是制度,一旦有人违反,就得施以惩罚,于是就有了刑具。由此演变,我们渐渐了解到这种肉体上的惩罚是暴力、是侵害,才慢慢有了文明执法,也升华到“法治国家”的高度。因此,可以说由“刑”到“法”,是观念的改变,是时代的进步。
再者,退一万步讲,就算用古刑具影射官员又有何妨。为什么贪官可以一次次将手伸向百姓,为什么可以一次次目无法纪,不正是因为他们无所畏惧吗?倘使通过这回“瘆人”的展览,撩拨起对法律的敬畏,对监查的忌惮,对民众的顾及,能“悬崖勒马”,清白为官,也不失为一出“好戏”。
因此,别带“有色眼镜”看人,别用“惯性思维”处事,刑具固然可怕,但若是被曲解了本意,以讹传讹,只会让人们更怕更受伤。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2025-07-05 14:54:21
2025-07-05 14:52:05
2025-07-05 14:49:48
2025-07-03 21:44:41
2025-07-03 21:42:25
2025-07-03 21:40:09
2025-07-03 21:37:54
2025-07-03 21:35:38
2025-07-03 21:33:22
2025-07-03 21:31:07
2025-07-03 21:28:51
2025-07-03 21:26:35
2025-07-03 21:24:20
2025-07-01 22:00:46
2025-07-01 21:58:30
2025-07-01 21:56:14
2025-07-01 21:53:59
2025-07-01 21:51:43
2025-07-01 21:49:27
2025-07-01 21: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