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料百出:趣味新闻图片让你的心情阳光灿烂
2025-08-05 12:55:28
虎头山战役——虎虎生威打敌顽
虎头山战役——虎虎生威打敌顽
按照中央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我们已经走过了宣威。回过头来再写宣威,是因为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次年,红二、六军团在宣威虎头山进行过一场赫赫有名的激战——虎头山战役。
(云南省党史研究室提供)
“虎头山之战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在云南最大的一次战役。”宣威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彭庆荣告诉我。虎头山,单听名称,就是个很威风的地名,难怪红军在此虎虎生威打敌顽。红二、六军团过宣威,那已经是红军第二次过宣威了,第一次是在1935年,板桥人刘雄武曾率红九军团攻下了宣威城。1936年3月20日、21日红二、六军团相继从贵州威宁进入宣威。宣威是滇东北门户,23日,为了夺取宣威建立滇黔边根据地,红军派小分队诱敌,吸引驻城敌军刘正富旅出城聚歼,结果刘果然来了,打到酣处,刘弃指挥权逃跑,红军正欲消灭敌人,没想敌军大批援敌赶到,双方形成对峙。正在此时,红军接到总部电令抢渡金沙江,为了避免大的伤亡,便放弃作战进行战略转移。此次战役的主要战场在虎头山和陡山坡。
陡山坡战场遗址(宣威博物馆提供)
虎头山位于云南曲靖宣威市城北11公里的来宾镇,现在的虎头山建起了红军烈士陵园。走进虎头山,首先见到的是牌坊式大门,立于离山脚公路120多米的半山腰,坐西北朝向东南,整个大门为四柱三开间门洞式牌坊,中间高,两边略低,大门正中横梁上镌刻由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红军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四根门柱顶端都雕塑有左右各三面相对的红旗,中间闪耀着五角星。进门后,大门正对面60米处为大理石屏风,屏风屋檐下刻着“红军精神万岁”六个大字,屏风墙上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虎头山当年战斗的情况介绍。
(云南党史研究室提供)
屏风右侧是红军烈士纪念馆,内有红军文物和各种有关红军的史料图片。纪念馆背后有屏风三座,中间高大的一座刻有浮雕,展示红军指战员在虎头山高举红旗持枪冲杀的场面,令人想起虎头山吼杀震天的场景。
红军烈士墓则在大理石屏风左侧50米,内用56个骨灰盒安放着300余位红军烈士的骨灰。墓前,六块巨石叠成墓碑,高7米,上刻“红军烈士之墓”六个大字。烈士墓两旁的圆柏郁郁苍苍,每年清明都有许多学生前来祭奠。墓后有百余级3米宽的青石台阶上达山顶,这里耸立着高12米的红军战斗纪念塔。塔的正面刻着毛泽东主席亲手书写的“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九个大字,背面刻有毛主席《七律·长征》诗全文,仍然是他的行草书体。站在红军战斗纪念塔前,视野开阔,当年虎头山的整个战地尽收眼底。
虎头山红军烈士墓(吴廷海摄)
虎头山烈士陵园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八十年过去了,当年红军用鲜血保卫的土地,没有辜负烈士期望,如今旧颜换新貌。走出烈士陵园,我顺着红军当年长征的路线看过去,那些土路都建设成了柏油路面,两旁的民房很多,大多为钢混结构,两层、三层、四层的都有,一栋比一栋造型漂亮,来往的车辆在公路上刷刷地通过,玉米苗在地里疯长,偶尔可见几个农民在地里做活。
虎头山战役遗址(宣威博物馆提供)
而宣威市,由于文化厚重,民族特色突出,已被批为中国火腿文化之乡和中国山歌之乡,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旅游城市。
2025-08-05 12:55:28
2025-08-05 12:53:12
2025-08-05 12:50:57
2025-08-04 21:04:03
2025-08-04 21:01:47
2025-08-04 20:59:31
2025-08-04 20:57:15
2025-08-04 20:54:59
2025-08-04 20:52:43
2025-08-04 20:50:28
2025-08-04 20:48:12
2025-08-04 20:45:56
2025-08-04 20:43:40
2025-08-03 12:35:41
2025-08-03 12:33:26
2025-08-03 12:31:10
2025-08-03 12:28:55
2025-08-03 12:26:38
2025-08-03 12:24:23
2025-08-03 12:22:07